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系所成員 navigate_next 專任教師 navigate_next 高嘉謙 副教授

高嘉謙 副教授

姓名:高嘉謙
職稱:副教授
聯絡電話:02-33661558
電子郵件:ccko@ntu.edu.tw
研究專長:近現代文學、馬華文學、近代漢詩、民國舊體詩
授課領域:現代文學導論、國文領域、現代中文及習作二、現代中文及習作一、現代散文選、近現代文學史、馬華文學、中國現當代文學史
連結網址:臺大學術典藏
期刊論文
  • 期刊論文
  • 專書論文
  • 會議論文
  • 專書
  • 其他
年度 論文名稱
2000 〈誰的南洋?誰的中國?——試論《拉子婦》的女性與書寫位置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29卷4期,頁139~154,2000年9月。
2001 〈武俠:近代中國的精神史側面〉,《中極學刊》,第1期,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,頁189~205,2001年12月。
2004 〈回歸江湖:《城邦暴力團》的「歷史」經驗與技藝〉,《中極學刊》,第4期,頁191~201,2004年12月。
2006 〈歷史與敘事: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〉,《中國現代文學》,第9期,頁143~164,2006年6月,。
2007 〈殖民與遺民的對視:洪棄生與王松的棄地書寫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集刊》,第4期,頁1~40,2007年11月。
2010 〈帝國、斯文、風土:論駐新使節左秉隆、黃遵憲與馬華文學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32期,頁359~398,2010年6月。
2010 〈帝國意識與康有為的南洋漢詩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13期,頁195~224,2010年6月。
2010 〈十九世紀末的馬華離散詩學〉,《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》第13期,頁3~18,2010年。
2011 〈骸骨與銘刻:論黃錦樹、郁達夫與流亡詩學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第74期,頁103~125,2011年5月。
2011 〈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:一個視域的形構〉,《揚子江評論》,2011年第5期,總30期,頁18~31,2011年10月。(與吳盛青合著)
2012 〈性、啟蒙與歷史債務: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的創傷和敘事〉,《台灣文學研究集刊》,第11期,頁35~60,2012年2月。
2012 〈馬華小說與台灣文學〉,《文藝爭鳴》,2012年第6期,頁34~37,2012年6月。
2012 〈ディアスポラと歴史の骸骨――黄錦樹と馬華文学について〉,《野草》,2012年8月,第90號,頁61~89,2012年8月。(羽田朝子譯)
2012 〈多元面向的華語語系文學觀察:關於「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」專輯〉,《中國現代文學》,第22期,頁1~9,2012年12月。(與蔡建鑫合著)
2013 〈刻在石上的遺民史:《宋臺秋唱》與香港遺民地景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41期,頁277~316,2013年6月。
2013 〈南溟、離散、地方感:楊雲史和使節漢詩〉,《成大中文學報》,第42期,頁183~220,2013年9月。
2015 〈風雅。詩教。政治抒情:論汪政權、龍榆生與《同聲月刊》〉,《中山人文學報》,第38期,頁61~88,2015年1月。
2015 〈近代漢詩と南洋視域〉,《中国21》,第43號,頁107-128,2015年8月。(羽田朝子譯)
2016 Song History in Kowloon and Loyalist Classical Poetry: Chen Botao, Sung Wong Toi, and Autumn Chants on the Terrace of the Song Emperors. The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3:2 (November 2016): 448-470. 2016, 11.(ANDY RODEKOHR, Translator)
2017 〈華夷風與華語語系論述〉,《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,第1期,頁26~32,2017年6月。
2018 〈近代漢詩與南海視域〉,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》,第5期,頁119~136,2018年4月。
2018 〈畫夢的鄉土:論憂草散文的鄉土感性與抒情〉,《世界華文文學論壇》,2018年第4期,頁66~75,2018年12月。
2019 〈赤道線上の風土──新馬華人の粤謳と竹枝詞について〉,《中国21》,第50號,頁137-156,2019年3月。
2021 〈從華人史看使節:左秉隆和新馬華文文學〉,《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,第9期,頁26~34,2021年6月。
2021 〈風和馬來世界:王大海《海島逸志》的華夷風土觀〉,《中山人文學報》,第51期,頁13~50,2021年7月。
2021 〈戰爭與華教:作為「記憶之場」的檳城鍾靈中學師生殉難事件〉,《東亞觀念史集刊》,第19期,頁169~208,2021年9月。
2021 〈創傷、認同與華教記憶:論馬華漢詩人管震民〉,《成大中文學報》第75期,頁131~160,2021年12月。
年度 論文名稱
2000 〈張文環與原鄉追尋〉,《多向的蛻變:第三屆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》,頁528~553,花蓮:東華大學,2000年10月。
2004 〈邱菽園與新馬文學史現場〉,《重寫馬華文學史論文集》,頁37-53,埔里: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,2004年1月。
2004 〈從晚清諸子學的復興到經學的改造〉, 《中國學術史論》,頁621-654,台北:學生書局,2004年8月。
2005 〈暴力的視窗:論革命與武俠的現代性隱喻〉,《想像的本邦:現代文學十五論》,頁359-384,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05年5月。
2007 〈時間與詩的流亡:乙未時期漢文學的離散現代性〉,《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》,頁3-32,南京:江蘇教育出版社,2007年4月。
2007 〈丘逢甲與漢文學的離散現代性〉,《重寫台灣文學史》,頁195-242,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07年9月。
2010 〈城市華人與歷史時間:梁文福與謝裕民的新加坡圖像〉,《移居、國家與族群》,頁215-243,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,2010年5月。修訂版又刊載於鄭毓瑜主編:《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》,頁493-518,台北:台灣學生書局,2011年7月。 8.
2012 〈歷史與敘事: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〉,《馬華文學與現代性》,頁69-87,台北:新銳文創,2012年3月。
2012 〈馬華小說與台灣文學〉,《百年小說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219-227,台北:文訊雜誌社,2012年10月。
2012 〈帝國、詩與孔教的流亡:論丘逢甲與康有為的南洋詩〉,《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》,頁183-215,上海:上海文藝,2012年11月。
2014 〈漢詩「下南洋」:馬華漢詩的風土與疆界〉,《從摩羅到諾貝爾:文學‧經典‧現代意識》,頁318-337,臺北,麥田出版公司,2014年12月。
2015 〈離散馬華與文學史:黃錦樹的論述/小說個案觀察〉,《台灣文學的感覺結構:跨國流動與地方感》,頁401-430,埔里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,2015年9月。
2015 〈詩、戦争、内通:『国芸』と南京汪政権における文人の生態〉,《漂泊の叙事:一九四〇年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分裂と接触》,頁157-172,東京:勉誠出版,2015年12月。
2016 〈南溟、離散、地方感:楊雲史與使節漢詩〉,《疆界敘事與空間論述》,頁203-237,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,2016年4月。
2017 〈測量、博物與東亞海域-----徐葆光與森槐南的琉球漢詩〉,《海客瀛洲:傳統中國沿海城市與近代東亞海上世界》,頁376-388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年11月。
2018 〈赤道線上的風土:論新馬華人的粵謳與竹枝詞〉,《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: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》,頁1-18,臺北:漢學研究中心,2018年11月,。
2019 〈離散詩學:十九世紀末的馬華古典漢詩〉,許文榮、孫彥莊主編:《馬華文學十四講》,頁1-12,吉隆坡: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,2019年1月。
2019 〈刀刻與戰士:魯迅在南洋的木刻與雜文遺產〉,王德威、宋明煒主編:《五四@100》,頁215-220,臺北:麥田出版社,2019年4月。
2021 〈邱菽園:南洋離散詩學的風雅與風土〉,王德威主編:《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》,頁171-176,臺北:麥田出版社,2021年1月。
年度 論文名稱
2002 〈赤道的行旅者:邱菽園與新馬文學史〉,「重寫馬華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暨南大學中文系、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聯合主辦,埔里:暨南國際大學,2002年12月20-21日。
2003 〈暴力的視窗:論革命與武俠的現代性隱喻〉,「『現代文學與歷史迷魅』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」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、暨南大學中文系、暨南大學歷史系聯合主辦,埔里:暨南國際大學,2003年11月18-20日。
2005 〈當代馬華文學中的寓言書寫〉,「去國 汶化 華文祭:2005年華文文化會議」,交通大學、文化研究學會聯合主辦,新竹:交通大學,2005年1月8-9日。
2005 〈流亡在台灣內外:丘逢甲與漢文學的心靈時間〉,「重寫台灣文學史/反思女性小說史」,暨南大學中文系、清華大學台文所聯合主辦,埔里:暨南國際大學,2005年5月27-8日。
2005 〈時間與詩的流亡:乙未時期漢文學的離散現代性〉,「『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』第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」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、蘇州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聯合主辦,蘇州:蘇州大學,2005年6月18-20日。
2005 〈論黃錦樹的寓言書寫〉,「『馬華文學與現代性』國際學術會議」,馬來西亞留台聯合總會、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聯合主辦,吉隆坡:聯邦酒店會議室,2005年7月9-10日。
2007 〈現代性的骸骨:馬華文學、黃錦樹與郁達夫魅影〉,「『歷史與記憶』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」,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辦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,2007年1月4-6日。
2008 〈流寓者與詩的風土:論丘菽園的南洋詩〉,「『樂、生、怒、活:生活政治,風格運動與私眾社會』2008文化研究會」,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、文化研究學會主辦,台北:中國文化大學,2008年1月5-6日。
2008 〈黃錦樹、郁達夫與馬華流亡詩學〉,「離散與亞洲小說研討會」(“Colloquium on Diaspora and Asian Fiction” ),國立中山大學離散/現代性研究室主辦,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,2008年1月14日。
2008 〈帝國、詩與孔教的流亡:論康有為的南洋詩〉,“Loyalism and Betrayal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”國際學術研討會( 「現代中國文學與文化領域中的忠誠與背叛」),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主辦,波士頓:哈佛大學,2008年12月5-6日。
2009 〈離散到天南:馬華南來文人與文學地理〉,「『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』第八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」,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、海德堡大學東亞所、海德堡大學漢學系、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、政治大學文學院「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室」聯合主辦,台北:政治大學,2009年3月14-16日。
2009 〈尋找「馬華」:黃錦樹的馬華小說/論述與文學史視域〉,「第三屆人文典範的探尋學術研討會」,台灣大學中文系、東華大學中文系聯合主辦,花蓮:東華大學,2009年5月16日。
2009 〈帝國、斯文、風土:論駐新使節左秉隆和黃遵憲〉,「東亞斯文自一家:東亞使節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辦,台北:中央研究院文哲所,2009年9月10日。
2009 〈城市華人與歷史時間:梁文福與謝裕民的新加坡圖像〉,「2009年「測繪世界:旅行、移居與疆界跨越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,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,2009年11月1日。
2010 〈離散在雨林之外: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的慾望和歷史債務〉,「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主辦,台北:國立台灣大學,2010年9月25日。
2010 〈台灣熱帶文學地圖:兼論日本的馬華文學研究〉,「日中文化交流廣領域國際學術會議」,國立台灣大學、日本長崎大學聯合主辦,長崎:日本長崎大學,2010年10月7日。
2010 〈南溟、離散、地方感:楊雲史和使節漢詩〉,「明清文學研究新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辦,台北:中央研究院文哲所,2010年12月8日。
2010 〈離散馬華與文學史:黃錦樹小說/論述個案研究〉,「台灣文學的感覺結構:跨國流動與地方感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主辦,埔里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,2010年12月10-11日。
2011 〈馬華小說與台灣文學〉,「百年小說研討會」,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,台北:國家圖書館,2011年5月22日。
2011 〈家國離散與歷史骸骨:論黃錦樹與馬華文學〉,「中国文芸研究会合宿」,中國文藝研究會主辦,日本:福井縣三國港,2011年8月30日。
2016 〈家國零落餘此身:梁鴻志通敵前後的憂患與風雅〉,古典文學新視境學術研討會,臺中:東海大學中文系,2016年4月23日。
2016 〈烽火流離下的詩與史:論星洲與檳榔嶼的抗戰漢詩〉,三年八個月:太平洋戰爭與馬來西亞文學,高雄: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,2016年9月9-10日。
2016 〈誰續廣陵散亡曲:論1950年代馬華漢詩的認同與轉向〉,跨越1949:文學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北:福華文教會館,中央大學中文系、東華大學中文系、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合辦,2016年12月25-26日。
2018 〈穿越馬六甲海峽:漢詩世界裡的華夷風〉,馬華文學、亞際文化與思想跨國學術論壇,高雄:中山大學文學院,2018年10月26-27日。
2019 〈戰爭與華教:檳城的歷史記憶〉,歷史記憶與概念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北:政治大學,2019年10月4-5日。
2019 〈華夷風とSinophone〉,マレーシア華人文学とサイノフォン(華夷風)中国現代文学研究者懇話会,日本:日本愛知大學,2019年11月2日。
  • 臺大學術典藏
  • 學術榮譽與獎勵

    1.  科技部106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

    2.  2018年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

  • 其他著作

    1. 〈金庸與中國性〉,《香港文學》,第220期,頁64~65,2003年4月。

    2. 〈華/夷「之間」的擺盪與迴旋:我看《華夷風起》及其他〉,《中山人文學報》,第40期,頁15115620161月。

    3. 〈日譯馬華文學研究專輯導言:日本的馬華文學接受史〉,《臺大東亞文化研究》,第4期,頁1820174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