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詩珮 教授

- 期刊論文
- 專書論文
- 會議論文
- 專書
- 其他
- 臺大學術典藏
- 學術榮譽與獎勵
1. 中華發展基金會(陸委會)獎助,赴大陸地區收集碩士論文資料,1998.9-1998.11。
2. 教育部91年度公費留考「短期研究人員」獎助,赴美進行博士論文相關研究,2003.1-2004.1。
3. 傅爾布萊特基金會「博士生赴美研究獎助金」部分補助,2003.9-2004.1。
4.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(visiting fellow),2003.1-2004.1。
5.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「博士生撰寫論文」獎助,2004。
6. 國立中正大學100學年度「青年學者獎」。
7. 國立中正大學101學年度全校「優良導師獎」。
8.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(SOAS)中國研究院訪問學者(visiting scholar),2014.1-8。
9.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「國際合作研究計畫獎助」(合作對象: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陳靝沅教授),2018.7-2021.6。
- 其他著作
1. 〈《爺爺的房間》寫實如何拿捏〉,《表演藝術》,第55期,1997年6月。
2. 京劇《刺客專諸》,《傳統戲曲編劇導演培養計畫劇本集》,台北:現代戲曲文教協會,1998年9月。
3. 〈離莎劇不遠,真的嗎?——談《皇帝變》的變與不變〉,《大風》表演論壇雜誌,第43期,1999年1月,第五版。
4. 〈人間亦有癡於我〉,3p網路表演雜誌5月號,1999年5月。
5. 舞台劇本《西天之下,九泉之上》,《多向的蛻變:第三屆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》,台北:行政院文建會,2000年。(二獎作品)
6. 舞台劇本《末日飛行》,《2000年「竹塹文學獎」得獎作品輯》,新竹:新竹市政府,2000年。(首獎作品)
7. 〈儀式、戲劇與民俗學術研討會紀要〉,《漢學研究通訊》,第19卷第3期,頁421-426,2000年6月。
8. 〈戲劇研究回歸原生脈絡:「儀式、戲劇與民俗學術研討會」會議側記〉,《表演藝術》,第93期,2000年9月。
9. 〈愉快人間,快意桃源──訪曾永義談國光新編大戲《牛郎織女天郎星》〉,《表演藝術》,第100期,2001年4月。
10. 〈戲劇狂飆年代的熱血:台灣最重要的戲曲劇作家─王安祈〉,《新觀念》,第152期,2001年6月。
11. 〈顛覆「成見」,勇於「創見」:重新省思中國傳統戲劇的基礎研究──評洛地:《洛地文集‧戲劇卷‧卷一》〉,《書目季刊》,第35卷第4期,頁99-105,2002年3月。
12. 〈出意翻新巧:才女、擬男、新崑劇〉,《民生報》,A10「民生劇評」,2006.10.18。
13. 〈日落之前圈好地:談戲曲研究的博雅與管錐〉,《國文天地》,第285期,頁21-24,2009年2月。
14. 〈漫畫.阿宅.京劇新世代〉,《傳藝》,第84期,頁102-103,2009年10月。
15. 〈女兒心‧女人情:國光劇團近年的「女戲」〉,《印刻文學生活雜誌》,第82期,頁164-167,2010年06月。
16. 〈孤獨,是一種境界:《孟小冬》觀後之零零落落〉,《戲劇學刊》,第12期,頁245-250,2010年7月。
17. 〈書評:Tian Yuan Tan, Songs of Contentment and Transgression: Discharged Officials and Literati Communities in Sixteen-Century North China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30卷第3期,頁375-382,2012年9月。
18. 〈書評 Mark Swislocki, Culinary Nostalgia: Reg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Shanghai〉,《中國飲食文化》,第9卷第2期,頁137-146,2013年3月。
19. 〈興亡、離合、破局:閱讀《桃花扇》的三組關鍵詞〉(《桃花扇》原著導聆),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,「桃花/亂紅」演出節目單,2015年12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