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系所成員 navigate_next 專任教師 navigate_next 陳志信 教授兼副主任

陳志信 教授兼副主任

姓名:陳志信
職稱:教授兼副主任
聯絡電話:02-33664052
電子郵件:cchsin@ntu.edu.tw
研究專長:經學、文學
授課領域:歷代文選及習作、大學國文
連結網址:臺大學術典藏
期刊論文
  • 期刊論文
  • 專書論文
  • 會議論文
  • 專書
  • 其他
年度 論文名稱
1996 〈論許慎作《說文解字》的意圖--一個思想史的解釋〉,《大陸雜誌》,第93卷4期,頁37-48,1996年10月。
1997 〈論唐初官方文學意識的形成--以史官文論為研究對象〉,《古典文學》,第14集,頁275-306,1997年5月。
1997 〈游移於通脫與抒憤之間--論柳宗元的山水文學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15卷1期,頁187-207,1997年6月。
1997 〈尊尊與親親--試論《禮記》所反映的文化模式〉,《鵝湖》,第23卷2期,頁8-20,1997年8月。
1998 〈從文以載道到文道合一〉,《鵝湖》,第24卷5期,頁33-47,1998年11月。
2002 〈再現與詮釋看「真愛伴我行」中被動而豐富的女神形象〉,《當代》,第183期(復刊65號),頁108-115,2002年11月。
2003 〈理想世界的形塑與經典詮釋的形式——以朱熹《詩集傳》對〈二南〉的詮釋為例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21卷1期(綜號42號),頁279-306,2003年6月。
2004 〈城市意象與人生隱喻——「戀戀三季」的詩學解讀〉,《當代》,第201期(復刊83期),頁120-131,2004年5月。
2004 〈禮制國家的組構——以《二戴記》的論述形式剖析漢代儒化世界的形成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,第60期,頁1-44,2004年5月。
2004 〈從經學的學術性質論朱熹的注經成就〉,《朱子學刊》,創刊號,頁60-69,2004年11月。
2009 〈宋緙絲〈花間行龍〉的美感意蘊解讀——由幾篇詩畫之際的詩歌詮釋談起〉,《故宮文物月刊》,第315期,頁96-102,2009年6月。
2009 〈憶寫,一種符號人生的展示——論余承堯的生命姿態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27卷3期(總號58號),頁225-250,2009年9月。
2010 〈故事的誦詠與典型的召喚——戲劇《加利哥的故事》予吾人的啟示〉,《美育雙月刊》,第178期,頁78-90,2010年11月。
2011 〈詩境想像、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——《詩集傳》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,《漢學研究》,第29卷1期(總號64號),頁1-34,2011年3月。
2011 〈未歇的風化力量,未竭的經典意涵——論《毛詩鄭箋》、《詩集傳》與《杲溪詩經補注》的〈二南〉注釋〉,鵝湖學誌,第47期,頁41-70,2011年12月。
2012 〈從朱熹的治經忖量論《四書章句集注》的形制與意義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17期,頁93-132,2012年6月。
2012 〈論《禮記正義》的注疏形式與意義,兼論魏晉六朝的文學意識與創作實踐〉,《思與言》,第50卷第2期,頁143-192,2012年6月。
2014 〈謝靈運〈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并序〉的《文選》式閱讀〉,《古典文獻研究》,第17輯上卷,頁163-175,2014年11月。
2014 〈論《四書章句集注》對聖賢授受語境的承繼與開展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22期,頁183-216,2014年12月。
2015 〈論戴震「觸事廣類」的研《詩》方法〉,《中國經學》,第16輯,2015年月。
2015 〈從理學修為面向論朱熹的《楚辭集注》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24期,頁197-252,2015年12月。
2016 〈經學傳統中的義理字眼意蘊:以《四書章句集注》、《孟子字義疏證》的「理」論述為例〉,《鵝湖月刊》,第41卷第12期(總號492號),頁43-53,2016年6月。
2017 〈從漢代的文學侍從論《文選》的賦分類〉,《古典文獻研究》,第19輯下卷,頁55-73,2017年7月。
2018 〈從古文詞章學論戴震的《屈原賦注》〉,《政大中文學報》,第30期,頁129-184,2018年12月。
年度 論文名稱
2002 〈理想世界的形塑與經典詮釋的形式——以朱熹《詩集傳》對〈二南〉的詮釋為例〉,「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畫第11次研討會」,臺北:臺灣大學,2002年6月29日。
2004 〈從經學的學術性質論朱熹的注經成就〉,「朱子學說面面觀國際研討會」,吉隆坡:新紀元學院,2004年7月11日。
2004 〈倫理神話的形構——以《毛詩鄭箋》的詮釋體系析論經學運作的形式與意義〉,「理解、詮釋與儒家傳統第2次小型研討會」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4年9月3日。
2007 〈憶寫,一種符號人生的展示——論余承堯的生命姿態〉,「人文典範的探尋第1屆學術研討會」,花蓮: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,2007年4月28日。
2009 〈滋育於經學奧府的文學林囿——以〈哀江南賦〉與〈禮記正義序〉為例的觀察〉,「抒情的文學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、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,2009年4月24、25日。
2009 〈詩境想像、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——《詩集傳》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〉,「第六屆中國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成都: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、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,2009年10月23、24日。
2010 〈故事的誦詠與典型的召喚——戲劇《加利哥的故事》予吾人的啟示〉,「物質文化與人文傳統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0年1月14日。
2010 〈講經論壇的展演與文化圖譜的繫連——論《禮記正義》的注疏形式與意義〉,「兼論魏晉六朝的文學意識與創作實踐,中國文學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天津:南開大學文學院,2010年7月9、10日。
2010 〈章句辭意的妥適誦讀,經典旨趣的玩索涵養——《四書章句集注》的形制與意義〉,「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0年9月24、25日。
2011 〈未歇的風化力量,未竭的經典意涵——論《毛詩鄭箋》、《詩集傳》與《杲溪詩經補注》的〈二南〉注釋〉,「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、中國經學研究會,2011年4月16、17日。
2011 〈束皙〈補亡詩〉與《文選》中的〈補亡詩〉——重探經學、文學學術性質的案例研究〉,「《文選》與中國文學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南京:南京大學文學院,2011年8月25、26日。
2011 〈《考工記》、鄭玄《考工記注》與戴震《考工記圖》——關於經典、漢代經術與清代漢學的案例研究〉,「秦漢經學國際研討會」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11年11月23、24、25日。
2012 〈從詩的物質性到性質的考述:論戴震《杲溪詩經補注》的〈二南〉詮釋〉,「經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2年3月16-18日。
2012 〈謝靈運〈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并序〉的《文選》式閱讀〉,「中國《文選》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成立二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開封:河南大學文學院、河南大學《文選》研究所,2012年8月25、26日。
2013 〈經學傳統中的義理字眼意蘊:以《四書章句集注》、《孟子字義疏證》的「理」論述為例〉,「漢字與中文學術傳統:2013臺灣中文學會第三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中: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、臺灣中文學會,2013年11月(2015年3月通過《鵝湖月刊》審查)。
  • 臺大學術典藏
  • 其他著作

    1.〈育樂篇〉,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(1928-2004),頁309-336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056月。

    2.〈記憶中的親暱空間——張復《高塔》〉,《傾聽語文——大學國文新教室》,頁215-234,臺北:里仁書局,200510月。

    3.〈民族圖像的透視——潘乃德《菊花與劍》〉,《傾聽語文——大學國文新教室》,頁449-462,臺北:里仁書局,200510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