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首頁 navigate_next 系所成員 navigate_next 退休教師及職員 navigate_next 李惠綿 教授

李惠綿 教授

姓名:李惠綿
職稱:教授
聯絡電話:02-33664058
研究專長:中國文學、戲劇學
授課領域:詩選及習作、戲劇選讀、戲曲選、大學國文(小說戲劇選讀)、中國文學史、中國文學史概說
連結網址:臺大學術典藏
期刊論文
  • 期刊論文
  • 專書論文
  • 會議論文
  • 專書
  • 其他
年度 論文名稱
1987 〈務頭論之源變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16卷1期,頁98-124,1987年6月。
1989 〈汪道昆《大雅堂樂府》在明雜劇史上的意義〉,《幼獅學誌》,第20卷4期,頁61-78,1989年10月。
1989 〈試析王驥德的南曲音韻論與實際運用〉,《大陸雜誌》,第79卷5期,頁37-46,1989年11月。
1990 〈論關漢卿雜劇中的「改扮人物」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19卷6期,頁28-51,1990年11月。
1990 〈王驥德的唱論、作者論與批評論〉,《小說戲曲專刊》,第3期,頁75-112,1990年12月。
1991 〈李漁劇中的神異情節〉,《中國文學研究》,第5期,頁277-302,1991年5月。
1993 〈清代曲論之虛實論初探〉,《戲劇藝術》(上海戲劇學院),第3期,頁124-129,1993年9月。
1995 〈梨園原表演理論之探究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7期,頁347-378,1995年4月。
1997 〈明清戲劇批評中的虛實論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9期,頁145-186,1997年6月。
1997 〈潘之恆表演藝術論分析〉,韓國中國戲曲研究會主編:《中國戲曲》,第5輯,頁79-107,1997年12月。
1999 〈論當行本色在戲曲批評中的意義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11期,頁287-338,1999年5月。
2000 〈由「形殘之迷」悟「神全之境」--論析當代戲劇《徐九經升官記》《美女涅槃記》〉,中研院文哲所集刊,2000年9月。
2000 〈重探「務頭」在戲曲批評史上的意義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13期,頁79-126,2000年12月。
2001 〈論析元代佛教度脫劇--以佛教「度」與「解脫」觀念為詮釋觀點〉,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》,第6期,頁271-316,2001年6月。
2001 〈論「章法」「格局」在戲曲批評史上的意義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15期,頁147-192,2001年12月。
2004 〈周德清北曲文律論探析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22卷第1期,頁159-190,2004年6月。
2004 〈明代戲曲文律論之開展演變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20期,頁147-192,2004年6月。
2004 〈從音韻學角度考察北曲度曲論的形成--論周德清「歌其字音必其字」的度曲論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21期,頁1-44,2004年12月。
2005 〈情欲流動與性別越界──《三個人兒兩盞燈》與《男王后》之觀照〉,《戲劇學刊》,第2期,頁63-84,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出版,頁63-84,2005年7月。
2005 〈從「春」的意象閱讀《牡丹亭‧驚夢》〉,《戲劇學刊》,第3期,頁129-146,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出版,2005年12月。
2006 〈論「天人」關係在《竇娥冤》雜劇之演變及其涵義〉,《臺大文史哲學報》,第64期,頁73-102,2006年6月。
2007 〈從音韻學角度論明代崑腔度曲論之形成與建構〉,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,第31期,頁75-119,2007年9月。
2008 〈從音韻學角度論述王驥德南曲度曲論之建構〉,《戲劇研究》,創刊號,頁131-178,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,2008年1月。
2008 〈從音韻學角度論清代度曲論的傳承與開展〉,《漢學研究》,26卷2期(總號53號),頁185-218,2008年6月。
2008 〈明清以來〈拾畫‧叫畫〉折子戲文本及其演出之探討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29期,頁221-268,2008年12月。
2009 〈從隱藏的秩序論述崑劇〈下山〉〈掃秦〉〉,《戲劇研究》,第3期,頁75-124,2009年1月。
2010 〈「宋元戲文流播大都」平議〉,《戲劇研究》,第6期,頁81-116,2010年7月。
2010 〈沈寵綏體兼南北的度曲論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33期,頁295-340,2010年12月。
2012 〈戲曲批評概念與實踐〉,《戲曲學報》,第10期,頁136-191,2012年12月。
2013 〈《中原音韻》「的本」與「翻切圈注」本考辨—兼談對元明填詞度曲之意義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41期,頁125-176,2013年6月。
2015 〈從「荒誕性」析論元代文士劇──以「破衫兒」雜劇為論述〉,臺 灣大學戲劇系主編:《戲劇研究》,第16期,頁1-50,2015年7月。
2015 〈《中原音韻》之異讀與特殊音讀考述──兼以現存元曲為證〉,《清 華中文學報》,第14期,頁5-65,2015年12月。
2016 〈評議周德清建構北曲曲牌格律之要素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54期,頁101-158,2016年9月。
2017 〈論崑劇《朱買臣休妻》之表演砌末與文學意象〉,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主編:《戲曲研究》,第103輯,北京:文化藝術出版社,頁97-120,2017年10月。
2017 〈從「入派三聲」說到「入代平聲」、「入代三聲」──論入聲字在填詞度曲中之原則與通變〉,《清華中文學報》,第18期,頁149-207,2017年12月。
2018 〈論《漁樵記》、《爛柯山》之主題變奏與文學意象──兼考述改本選本與崑劇表演記錄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36卷,第1期,頁281-319,2018年3月。
2018 〈論《玉簪記》對明話本、雜劇及其女冠文化之衍義──兼論改編崑 劇小全本結構之得失〉,《中國文學學報》,第9期,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,頁 163-190,2018年12月。
2018 〈馮夢龍《太霞新奏》「詞學三法」之評點〉,洪惟助主編:《中大戲 曲學刊》,第1期,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出版,頁51-94,2018年12月。
2019 〈平議沈璟曲學對《中原音韻》之汲取轉化與開拓影響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64期,頁55-108,2019年3月。
2021 〈論沈寵綏對崑腔「切法即唱法」之建構〉,《臺大中文學報》,第74期,頁49-98,2021年9月。
年度 論文名稱
1988 《王驥德曲論研究》,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1988年6月。
1994 《戲曲搬演論研究──以元明清曲牌體戲曲為範疇》,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1994年5月。
1998 〈從《荊釵記》《琵琶記》臺本析探《審音鑑古錄》表演美學〉,《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669-714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1998年8月。
1999 〈論析關漢卿蝴蝶夢之主題意蘊〉,《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》,頁1115-1150,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99年1月。
2002 〈戲曲「關目」論之興起與發展〉,《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173-219,臺北: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,2002年3月。
2005 〈《審音鑑古錄‧牡丹亭》折子戲的改編與表演〉,《湯顯祖與牡丹亭》,頁803-852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5年12月。
2006 〈古典敘事文類與當代戲曲觀照──宮怨寄情與性別認同〉,徐志平主編:《傳播與交融──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207-268,臺北:里仁書局,2006年3月。
2008 〈從音韻學角度論述王驥德南曲度曲論之建構〉,《名家論崑曲──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國家出版社,2008年1月。
2017 〈論周德清開啟先河與引領後進之曲學成就〉,《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頁959-1006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,2017年3月。
年度 論文名稱
1997 〈潘之恆表演藝術論分析〉,「1997韓、中傳統劇國際學術大會」,廣域:全南大學主辦,1997年5月21-22日。
1997 〈從《荊釵記》《琵琶記》臺本析探《審音鑑古錄》表演美學〉,「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」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,1997年6月10-11日。
2001 〈戲曲「關目」論之興起與發展〉,「宋元文學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東吳大學主辦,2001年12月15-16日。
2004 〈《審音鑑古錄‧牡丹亭》折子戲的改編與表演〉,「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,2004年4月27-28日。
2005 〈古典敘事文類與當代戲曲觀照──宮怨寄情與性別認同〉,「第二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嘉義: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,2005年4月9-10日。
2005 〈從音韻學角度論述王驥德南曲度曲論之建構〉,「崑曲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中壢:國立中央大學主辦,2005年4月22-24日。
2007 〈明清以來〈拾畫‧叫畫〉折子戲文本及其演出之探討〉,「面對世界──崑曲與《牡丹亭》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香港:香港大學主辦,北京:國家大劇院舉行,2007年10月8-11日。
2008 〈從隱藏的秩序論述崑丑累功戲──以〈下山〉〈掃秦〉為分析〉,「明清文學文化中的秩序與失序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,2008年8月28-29日。
2010 〈「宋元戲文流播大都」平議〉,「第三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,2010年5月8日。
2011 專題演講「戲曲批評概念與實踐」,「戲曲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主辦,2011年10月29日。
2014 〈從「荒誕性」析論元代文士劇──以「破衫兒」雜劇為論述〉,「主體、文本與劇場實踐:2014NTU劇場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主辦,2014年11月8-9日。
2016 〈論周德清開啟先河與引領後進的曲學成就〉,「曾永義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,2016年4月22-23日。
2016 〈「朱買臣休妻」之主題變奏與文學意象──以現存完整劇作、崑劇小全本及其表演為論述〉,「全球化年代的在地展演:2016 NTU劇場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主辦, 2016年10月29-30日。
  • 臺大學術典藏
  • 其他著作 

    1.〈薪火相傳──民間技藝的再發揚〉,《臺灣日報》副刊,19861211日。

    2.〈與古典戲劇結一份美的因緣──賞讀《琵琶記》〉,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》,頁168-18419912月。

    3.〈張敬〈還鄉曲三十韻〉注譯〉,《古今文選》,新687期,199274日。

    4.〈由人生兩難開展戲劇張力──評賞歌仔戲《青天難斷——陳世美與秦香蓮》〉,《中華日報》副刊,1996119日。

    5.〈馬致遠〈題西湖〉散套注釋賞析〉,《古今文選》,新923924期,1997111-15日。

    6.〈才子佳人與酷哥辣妹的對話〉,《國文天地》,1412期,頁52-5719995月。

    7.〈《琵琶記》選注(上)〉,《古今文選》,新369期,1999529日。

    8.〈《琵琶記》選注(下)〉,《古今文選》,新469期,1999620日。

    9.〈紅葉流水定姻緣──「紅葉題詩」故事的流傳演變〉,《美育(雙月刊)》,112期,頁32-43199911月。

    10.《戲曲選粹》,與曾永義、王安祈、蔡欣欣合著,臺北:國家書局,591頁,20023月。

    11.〈覺醒盡處是幻滅──評臺北新劇團《巴山秀才》〉,《表演藝術》,125期,頁56-5820035月。

    12.〈鳳姐千面展藝,紅樓鬧中沁寒──評國光劇團《王熙鳳大鬧寧國府》〉,《表演藝術》,132期,頁70-73200312月。

    13.〈從愛情「真與幻」解讀《長生殿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203期(總231期),頁56-5920041月。

    14.〈從愛情的「真與幻」解讀《牡丹亭》與《長生殿》〉,《美育(雙月刊)》,139期,頁82-8920045月。

    15.〈牡丹初綻現光華──我看沈豐英表演杜麗娘〉,《牡丹還魂》,臺北:時報出版社,頁214-22020049月。

    16.〈情欲流動與性別視角──《三個人兒兩盞燈》的叛逆與創意〉,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,17期,頁139-14320053月。

    17.〈笛聲舞影橫月宮──遙想蘇州虎丘,觀「風華絕代」之匯演〉節目單,20054月。

    18.〈詩歌/戲曲敘事視角之差異──《孔雀東南飛》的抒情性與戲劇性〉,《美育(雙月刊)》,147期,頁76-8420059月。

    19.〈病裡乾坤──我與臺大醫院的因緣(上下)〉,《醫事記》,21期,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(出刊單位: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公共事務室),2006年。

    20.〈荒誕戲劇「化妝」的女性命運──京劇《荒誕潘金蓮》與《穆桂英掛帥》另一種對話〉,《聯合文學》,269期,20073月。

    21.〈覆水劈棺原是夢 夢裡不知身是客〉,《中華日報》副刊,20074月。

    22.〈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──閱讀〈長恨歌〉系列文本〉,《聯合文學》,276期,200710月。

    23.〈湯顯祖《牡丹亭拾畫》注釋賞析〉,《古今文選》,1178期,20071019日。

    24.〈湯顯祖《牡丹亭玩真》注釋賞析〉,《古今文選》,1179期,2007113日。

    25.〈曾永義〈秋行春夏令〉注釋賞析〉,《古今文選》,1189期,2008329日。

    26.〈能令華表得千年──上崑二十年赴臺演出經典大戲〉,《上海崑劇團來臺演出二十週年紀念專刊》,頁26-292013129-23日。

    27.〈立心曲海 廣播寰宇──曾永義先生的戲曲研究〉,《國文天地》第30卷,第11期,頁21-3520154月。

    28.〈夢中之情何必非真──《牡丹亭》才子佳人的情志追尋〉,《聯合文學》,391期,頁54-5620175月。

    29.〈開啟戲曲與音韻通道的鑰匙──《中原音韻箋釋》導讀〉,《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》,201期,臺北: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,頁175-181201812月。

     

  • 散文創作與戲曲編劇

    1.《用手走路的人》,基隆:亞細亞出版社,272頁,20002月。

    2. 歌仔戲劇本《宋宮秘史》,《劇本》20036月(總457期),北京:《劇本》雜誌社、中國戲劇家協會,20036月。

    3.《國語日報》,少年文藝版,「愉快人間」專欄,2002~

    4.《用手走路的人(增訂版)》,臺北:健行文化出版社,270頁,200512月。

    5.《愛如一炬之火》,臺北:九歌出版社,254頁,20104月。

    6. 臺北蘭庭崑劇團《故宮新韻長生殿》劇本整編,臺北:故宮博物院演出,20097月。

    7. 臺北蘭庭崑劇團《尋找遊園驚夢》劇本整編,臺北:城市舞台演出,20106月。

    8. 臺北蘭庭崑劇團小全本《玉簪記》劇本整編,臺北:新舞台演出,2013126-7日。